來源:http://mri.mysteel.com/
2016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全球政治環境風雲變幻,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從英國脫歐到義大利公投,再到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凡此種種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中國在需求不振和產能過剩的雙重矛盾下,國家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環保措施頻出,鋼鐵行業在經歷多年低迷後迎來了爆發式的反彈。截至12月28日,Myspic普鋼絕對價格為3647.5元/噸,較年初上漲71.9%。行業盈利狀況也出現了明顯的改善,1-10月,重點企業利潤總額已達28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展望2017年,全球經濟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朗普的上臺講意味著美國各項政策可能發生改變甚至轉向,而政治風險和銀行業風險則將使得歐洲經濟承壓,英國脫歐的影響也將逐步顯現;美聯儲加息、歐洲量化寬鬆到期等因素也可能將掀起新一輪對全球流動性收窄的擔憂。中國2016年第四季度出臺的多個房地產收緊的政策或將導致2017年經濟承壓,預計2017年中國GDP增速將放緩至6.6左右。 2017年人民幣貶值風險依然存在。匯率走勢與美元指數相關性較高,目前美國經濟正處於上升勢頭,加之美聯儲的加息預期,都在年底前為美元上漲提供了充足的有利條件。受此影響,短期內人民幣匯率預計仍將延續震盪偏弱的運行格局。長期看,人民幣維持對其他貨幣強勢會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因此適當放棄匯率,國內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雙管齊下,對經濟和需求的負面因素將逐步體現,預計2017年人民幣貶值風險依然存在。 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將繼續推進,去產量有望真正實現。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鋼鐵行業不得再建新增產能,並且從2016年開始,用五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根據Mysteel調查,2016年壓減產產能中早已停產的僵屍產能占比較高,截至 2016年11月底,在需要去除的煉鋼產能中在產產能僅占21.8%,煉鐵產能中在產產能占比13.9%。2017年壓減的在產產能占比將顯著提高,對鋼鐵供給端的影響將得到進一步體現。此外,環保壓力的增強,也將對供給側產生明顯影響。尤其是2016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生產地條鋼的企業的打擊力度,該趨勢預計在2017年會繼續增強,這將明顯影響到粗鋼產量的增長。預計2017年粗鋼產量將下降0.2%-0.6%左右。 消費方面,根據自下而上的預測方法,對鋼鐵各下游行業2017年的用鋼需求進行預測,得出2017年用鋼需求為6.74-6.82億噸,較2016年的預估值下降1.35%-0.07%左右。 預計2017基建投資增速將繼續維持高位,全年增速20%左右。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以及受中共十九大將于2017年召開的政治因素影響,2017年我國政府穩增長的力度不會減弱,基礎建設投資仍然是調控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傳統融資管道之外,PPP項目將繼續大力推進,為基建投資提供融資。預計2017年基建投資增速將維持高位,全年增速20%左右。 預計2017年汽車用鋼需求增速5%左右。2016年受到消費升級、購置稅政策刺激以及限載政策的影響,汽車行業表現亮眼,2016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02.7萬輛和2494.8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4.1%。2017年的汽車行業仍將穩步發展,產銷量持續增長,但購置稅政策的變化可能將導致汽車產銷量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17年增長5%左右。不同車型之間的差異仍將存在,預計乘用車的表現將好於客車和卡車,新能源汽車則因受到補貼政策調整的影響增速會有所下降。 預計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需求較2016年增長1.6%左右。工程機械行業在連續多年萎靡後,在2016年出現企穩跡象,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基礎建設和房地產行業繁榮帶動,另一方面也與行業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有關。2016年1-10月,挖掘機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1.8%。預計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需求將較2016年小幅增長1.6%左右。 預計2017年造船用鋼需求量或小幅回落0.7%左右。資料顯示,2016年1-10月份,全國造船完工28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2%;雖然全球航運市場、原油市場依舊低迷,但受上年度低基數影響,1-10月份,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88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6%;1-10月份,手持船舶訂單1060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9.7%。由於船市持續低迷,接單難、交船難問題依舊嚴重,造船企業經營壓力頗大。2017年國內造船用鋼需求量預計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回落。 鐵礦石價格將底部抬升。2016年1-3季度,四大礦山鐵礦石產量累計達到84722.6萬噸,同比增加3268萬噸,增長4%。預計全年增產4500萬噸(或增長4%),全年產量達到11.4億噸左右;2016年-2017年,新增產能主要是已於2015年底建成投產的RoyHill礦和將於今年底建成並開始運營的淡水河谷S11D項目;預計2017年全球鐵礦石市場依舊是供應緊平衡偏寬鬆的局面,均價或略高於2016年,在70美元/噸左右。 2017年鋼市仍有望繼續上行15%以上。目前國家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控制在10億噸以內,截至10月底,鋼鐵行業已提前完成全年45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2017年仍將壓減產能2000萬噸以上,預計2017年粗鋼產量預計在8-8.03億噸左右,增速下降0.2%-0.6%;消費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持續推進,經濟或繼續減速,加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2017年建築業將出現放緩跡象;不過,機械、汽車等行業仍有增長動力,鋼材需求整體仍相對景氣。如果煤炭行業繼續實施限產,煤炭均價有望繼續上漲50%以上,從而對鋼價形成明顯支撐。總體而言,2017年鋼材市場供需矛盾並不會明顯激化,鋼價仍有較好的上行基礎,全年均價有望較2016年上漲15%以上。 來源:財華社
交銀國際發佈報告稱,由於亞歐航線和跨太平洋航線的現貨運價的走勢分化,抵消相互的影響,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基本上環比持平。據馬施雲所述,受訪的租船人和船東的航運信心指數達到15個月新高。市場一致同意市場已觸底。 中國政府公佈11月份國企盈利改善,似乎是近期部份香港上市集裝箱運輸公司跑贏大市的催化劑。交銀國際認為,未來一周如果航運公司能夠成功上調運價,將對股價有提振。因此,交銀國際維持對集裝箱航運業的“同步”評級。 來源: http://www.imarine.cn
12月29日,中國船舶公告,旗下子公司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造船”)的2艘平臺輔助船(PSV)被船東提起仲裁,暫時處於申請仲裁階段。 公告表示,船東方新加坡CA OFFSHORE INVESTMENT INC.公司以專案建造週期超過合同棄船期為由對2艘PX121H型PSV(船號:H1350和H1351)提起仲裁,要求返還該2艘船的預付款合計約555萬美元。 外高橋造船及上海外高橋海洋工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海工”)表示,船東取消H1350船造船合同的行為違反合同有關規定,同時要求船東支付H1351船造船合同的第三期合同款,並且承擔造成外高橋海工的相關損失。其代理律師已經獲得授權,並向仲裁庭提交了仲裁通知答覆和反訴。 這2艘PSV是外高橋造船下屬的外高橋海工與新加坡Pacific Crest Pte.Ltd公司在2013年12月簽署的2份造船合同,船號分別為H1350和 H1351。 2014年5月8日,建造合同的船東方由新加坡Pacific Crest Pte.Ltd變更為新加坡CA OFFSHORE INVESTMENT INC.公司。 2016年11月18日,外高橋造船及外高橋海工收到仲裁通知,船東方新加坡CA OFFSHORE INVESTMENT INC.公司對合同中的2艘PSV分別以超過合同棄船期為由在香港提起了仲裁。 CA OFFSHORE INVESTMENT INC.公司共在外高橋造船下單4艘PSV,此前,該公司已經取消了這筆訂單中的前2艘。仲裁結果是外高橋造船退還船東前期支付的1063.2萬美元以及另外償還3.65萬美元供給設備的費用。 韓國大宇造船(DSME)與伊朗產業發展及創新組織(IDRO)簽署協議,要幫助伊朗發展國家造船工業,根據協議雙方會合資在伊朗設立一個船廠,並由大宇的玉浦船廠(Okpo)依照伊朗的船型建造需求,提供工程及建造的專家。伊朗政府在幕後支持這個合資船廠,並要求韓國政府及DSME在船舶融資及物料供給上提供協助。IDRO該組織的目標是發展伊朗當地產業,推展工業化的腳步,並將伊朗製產品推銷至世界。
DSME從1983年起,已經陸續交給伊朗兩大船公司38艘船,總值16.5億美金。另一家韓國船廠現代重工最近也與伊朗國航(IRISL)敲定了4艘貨櫃船與6艘油輪的新造船案,合約總值6.5億美金,據了解IRISL正在尋求100%的造船融資。此外,DSME在10月與泰國海軍簽署了備忘錄,要協助泰國海軍發展及現代化造船設施。船廠高層表示,此備忘錄可幫助DSME在開發中市場有更好的立足點,並有助於獲得更多東南亞國家的新造船訂單。(來源:Lloyd's List) 來源:http://www.imarine.cn/
1、30艘VLOC 中國礦運、招商輪船及工銀租賃訂造30艘40萬噸級的超大型礦砂船(VLOC)。 中國礦運的10艘全部由外高橋造船承建; 招商輪船的10艘則由外高橋造船承建4艘,北船重工承建4艘,招商局重工2艘; 工銀租賃的10艘中,揚子江船業接獲6艘,其餘4艘由北船重工承建。 2、渤船將建中國首個海洋核動力平臺 今年1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設立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項目,海洋核動力平臺正式立項。 海洋核動力平臺屬國內首創,平臺技術可填補我國在民用核動力船舶領域的技術空白,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對我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4月下旬,中船重工確定海洋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在渤船總裝建造。 3、大船海工5艘VLEC生效 Jaccar Holdings集團出資6.5億美元在大船海工訂造5艘VLEC(超大乙烷運輸船),首批2艘今年2月份生效,其餘3艘3月末生效,單船造價約1.3億美元。 4、首批5艘國產豪華郵輪 7月4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義大利芬坎蒂尼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豪華郵輪《造船合資公司協議》。根據協定,雙方將在中國香港合資設立豪華郵輪設計建造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控股60%,義大利芬坎蒂尼公司持股40%。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將負責合資公司豪華郵輪的建造和交付。 首批5艘國產豪華郵輪預計在13.5萬噸級,可以容納6000名遊客、2000到3000名船員,每艘造價約在50億元人民幣左右。首艘豪華郵輪預計在2021年建成並交付。 5、金海重工4+4艘VLCC 金海重工獲得大新華油輪4+4艘逾6億美元的30萬噸VLCC大單,將於2018年和2019年交付。 6、江南造船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7月28日,江南造船中標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項目,江南造船也成為國內首家建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的造船企業。 11月30日,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簽訂新建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建造合同。 7、武漢船機6座海工輔助平臺 8月份,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6座自升式海工輔助平臺建造合同,合同總額十餘億元,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簽訂的單筆合同額最大的訂單。 8、滬東中華4+2+2艘化學品船訂單 10月31日,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滬東中華)與Odfjell公司簽署4+2+2艘49000噸化學品船訂單。首艘船將安排在2019年交付。 9、金陵船廠2艘貨物滾裝船、2艘LNG燃料動力散貨船、2艘12000DWT滾裝船、4艘集裝箱船 9月30日,長航重工金陵船廠與丹麥DFDS公司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功簽訂2艘16000噸貨物滾裝船建造合同。 這兩艘船是新一代環境友好型滾裝船的代表,滿足IMO最新標準的EEDI環保要求,採取脫硫塔、壓載水處理以及其他多項節能環保措施。 芬蘭幹散貨船東ESLShipping和中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金陵船廠簽署了2艘高效節能的25600載重噸LNG燃料動力散貨船建造合同,新船訂單總計6000萬歐元。 ESL Shipping稱,這2艘1A冰級散貨船將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氣燃料散貨船,比同類型散貨船能夠降低超過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金陵船廠與澳大利亞TOLL SHIPPING公司正式簽訂2艘12000噸滾裝船建造合同。 全長210米,型寬28米,型深18米,設計吃水載重噸12000噸,共計3000米車道線,能裝載250個MAFI單元/700TEU以及60輛小型汽車,擁有先進的滾裝佈置。 擁有3層重貨甲板,能滿足所有拖車、MAFI、平臺貨架等重型貨物的裝載需要。 6月6日,長航重工金陵船廠與中穀海運旗下的上海中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簽訂了4艘25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該系列船將從2018年3月起陸續交付船東。 10、神州船業和威海三進各10艘化學品船 5月,新加坡船東Ocean Tankers在神州船業和威海三進下單的20艘化學品船正式生效,總價值約為3.6億美元。 神州船業和威海三進各訂造4+6艘11000載重噸IMO-2化學品船,按照合同要求預計將於2017年交付。 11揚子江和廣東中遠船務接獲Lomar Shipping18艘支線集裝箱船8月,揚子江船業和廣東中遠船務接獲了來自英國船東LomarShipping的共計18艘1800TEU支線集裝箱船。 揚子江船業接獲4+8艘,廣東中遠船務則包攬了其餘3+3艘新船訂單,訂單總額約4億美元。 新船將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負責設計,每艘船配備400個冷藏箱插頭,每艘造價不超過2200萬美元。 12、渤船2座自升式作業平臺 2月19日,華科五洲(天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在渤船賓館共同簽訂2座自升式作業平臺建造合同。 該平臺為方形主體,帶有四個圓柱形樁腿,最大作業深度60米,平臺配置主推及首側推,可在一定範圍內移動,滿足DPS-1入籍要求。平臺設有生活區,可提供150人就餐、住宿等。設1台主吊機(190T)和輔吊機(20T),可用於配合鑽井平臺及服務於油田生產。 13、中航船舶4+2+2艘高端客滾船 4月5日,中航船舶與瑞典Stena AB旗下的Stena RORO正式簽署價值數十億元人民幣的4+2+2條930客3100米車道的客滾船合同。 該船型滾裝部分,可裝載轎車、載重汽車和集裝箱拖車等大小車輛300餘輛。客艙部分,可乘客930人,該船結合了豪華郵輪的部分特點,設有超市商店、酒吧、影院、遊戲室、貴賓休息室、兒童樂園、餐廳、咖啡廳等公共娛樂場所,集旅行、休閒、娛樂於一體。 14、武船7艘海工船、11條LNG系列躉船 武船與新加坡ATLANTIC MARITIME GROUP FZE簽訂了7艘海工船舶建造合同,包括1艘45米WUV(Work Utility Vessel)、2艘58米AHTS、4艘45米MUV(Multi Utility Vessel),在武船雙柳基地建造,預計於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間陸續交付。11月,開工建造。 武船與深圳標典公司與武船續簽11艘LNG系列躉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額3.707億元。 15、中集來福士雙船重吊起重系統 11月18日,山東海投旗下山東海工所屬的山東雙船起重有限公司(SDTM)與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簽署TML(雙船重吊起重系統)專案建造合同,這是依據全球最先進拆解理念“雙船起重和三船聯動作業”建造的新式海上平臺拆解項目,主要用於海上固定式平臺的安裝和拆解,交付後將于英國北海海域作業。 TML專案由三艘配備DP3定位系統的半潛船組成,兩艘負責拆解,一艘負責運輸。兩艘拆解半潛船配有多個重型吊機,可針對不同大小的平臺靈活組合,最大起重能力34000噸。 16、馬尾造船6+2+2+2艘集裝箱船訂單 福建馬尾造船接獲6+2+2+2艘1162TEU集裝箱船建造項目,合同總金額達到2.3億美元。 17、新時代造船2+2、2+2油輪 沙烏地阿拉伯Bihar International在新時代造船訂造2+2艘阿芙拉型油輪和2+2艘55000載重噸IMO-II化學品油輪,將在2018年年底開始交付。 阿芙拉型油輪造價為4100萬美元,化學品油輪造價為3500萬美元。 18、黃埔文沖首獲科考船訂單 11月18日,黃埔文沖公司董事長陳忠前和國家海洋局下屬的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簽訂了大洋綜合資源調查船“大洋二號”建造合同。這是黃埔文沖第一個海洋科考船訂單。 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進行基本和詳細設計,採用長艏樓單體船型,總長98.0米,型寬17.0米,型深8.8米,設計吃水5.5米,滿載排水量近5000噸,最大航速約16節,定員60人。 19、揚子江39000噸散貨船和油輪各三艘 11月9日,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揚子江船業集團簽署了孟加拉項目三艘39000噸散貨船和三艘39000噸油輪的建造合同。 新船預計從2018年上半年陸續交付。 20、揚帆集團2艘7800車位的PCTC生效 1月末,揚帆集團生效2艘7800車位的PCTC(汽車運輸船),船東是義大利Grimaldi集團。 2015年6月份,揚帆集團獲得Grimaldi集團5+2+5艘7800車位PCTC,此次2艘即為生效的2艘備選船,單船造價為6000萬美元。 21、招商局工業2艘半潛式起重船、2艘自升自航海洋服務平臺 荷蘭OOSInternational和招商局工業集團簽約合作,共同投資10億歐元,建造2艘半潛式起重船(SSCV)。新船將命名為“OOS Serooskerke”號和“OOS Walcheren”號,由招商局重工(江蘇)建造,分別在201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交付。 這2艘SSCV將配備2台重型起重機,總起重能力可達4400噸,可用於拆除、裝配和拖帶海上的鑽井平臺。 4月,新加坡通用海業集團(TYM Group)與招商局工業集團簽約的NG-1800X多功能自升自航海洋服務平臺建造合同正式生效。此次生效的是合同中的一號船及二號船。 雙方於去年12月30日,就4艘(2+2)NG-1800X多功能自升自航海洋平臺達成合作協定。 22中遠航運3艘冰級3.6萬噸載重噸多用途船6月28日,中遠航運公告,將建造3艘冰級36000噸多用途船。單船價格為2.41億元,3艘船共計7.25億元。 已與上海船廠簽署了兩份意向書,第一份意向書是將公司目前在上海船廠在建的6艘28000噸重吊船中的最後2艘置換成2艘冰級36000噸多用途船。 第二份是中船租賃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佳駁澤船舶租賃有限公司和上海船廠聯合向公司轉讓1艘28000噸重吊船並將船型置換成1艘冰級36000噸多用途船。 23歐華造船一艘重吊船荷蘭重吊船船東BigLift 航運(BigLift Shipping)公司在浙江歐華造船有限公司訂購了一艘重吊船。新船被命名為“Happy Sun”,有望在2018年第一季度交付。船長156米,最高行駛速度為15節。 24、中船澄西4艘18600噸化學品船 4月20日,中船澄西與瑞典船東EKTANK公司簽署了4艘18600噸化學品船建造合同。首船預計將於2018年上半年建成交付。 由瑞典FKAB公司設計,總長154米,寬23.75米,型深13.1米,載重噸為18600噸,入DNV船級社,滿足1A冰區航行要求,可裝載多種化學品。該船搭配先進的設備以及集成作業系統,達到節能環保要求。 25、長宏國際2個4+4艘支線集裝箱船訂單Peel Ports Group旗下全資子公司BG Freight Line近日宣佈該公司將接收在舟山長宏國際建造的新型特製近海支線集裝箱船,意味著舟山長宏國際接獲的4+4艘1004TEU集裝箱船項目正式啟動。 預計將在2018年投入運營。 金陵船廠3月31日,舟山長宏國際與JüNGERHANS MARINE SERVICE、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簽訂的4+4艘1004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專案計畫2016年8月開工,2017年三季度交付首制船舶。 26、中國港灣工程16艘散貨船孟加拉航運公司(BSC)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一份備忘錄,訂購16艘散貨船。 訂單由6艘較大的母船和10艘較小的船舶構成。新船會被用於給發電廠運輸煤炭,交易金額沒有透露。 27、廣東中遠船3+3艘集裝箱船廣東中遠船務成功承接歐洲船東3+3艘1750TEU集裝箱船的建造專案。 該系列船總長172米,型寬28.4米,型深14.2米,設計吃水8.5米,結構吃水9.5米。首艘船舶將於2019年4月交付。 28、舟山常石造船5艘63000噸散貨船英國船東LT Ugland在舟山常石造船下單訂造了5艘63000載重噸超靈便型散貨船,每艘造價約為24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總價1.25億美元。其中,2艘新船將在明年交付,另外3艘在2018年交付。 29、舟山中遠船務4艘集裝箱船、4艘11.3萬噸油輪 5月31日,中遠船務與法國達飛集團(CMA CGM)正式簽訂4艘3300TEU集裝箱船建造訂單,由中遠船務旗下舟山中遠船務建造。 此次承接的系列箱船設計總長219米,型寬35.6米,型深18.3米,航速21.5節,由丹麥OMT負責詳細設計,中遠船務負責生產設計,由舟山中遠船務負責建造,預計於2018年交付。專案採用支線箱船主流設計,冷箱多、航速快、高性能。 中遠投資新加坡5月6日發佈公告,舟山中遠船務與希臘Aegean Shipping公司簽訂“2+2”艘11.3萬噸阿芙拉型原油輪建造訂單。 30、上海船廠4+2艘2500箱集裝箱船 5月19日,中穀海運集團旗下中穀物流股份與上海船廠合作建造4+2艘2500箱集裝箱船簽約。 該船總長180米,型寬32.2米,型深16.2米,是新設計的節能環保集裝箱船型。 31、廈船重工5390DWT不銹鋼油化一體船、4艘5800噸甲板運輸船 1月8日,廈船重工簽訂一艘5390DWT不銹鋼油化一體船建造訂單。 5390DWT不銹鋼油化一體船,該型船總長103.80米,垂線間長98.00米,船寬16.50米,型深8.40米,設計吃水6.20米,載重量(設計吃水)5390噸,艙容6590立方米,本船為鋼質單機單槳尾機型液貨船,用於散裝運輸閃點小於60℃多種成品油或化學品。 11月,廈船重工與LD PORTS & LOGISTICS PTE LTD公司(簡稱LDPL,是法國路易達孚集團下屬子公司)簽定4艘5800噸甲板運輸船(建造代碼451)並正式生效。 32、長航江東船廠6條9800噸散貨船 3月21日長航江東船廠和寧波達羽船務有限公司在浙江寧波簽訂了6條9800噸散貨船建造合同。該船由寧波東方船舶設計有限公司負責設計,首批預計在2017年-2018年交付。 33、南通中遠船務1+1座自升式修井平臺 南通中遠船務與一家匿名亞洲船東簽署了1+1座自升式修井平臺(self-elevating workover rig)的建造合同。 將在2017年第三季度交付,入美國船級社,總長70.3米,型長67.9米,型寬40.0米,型深7.25米,滿載吃水4.25米,樁腿長108米,作業水深75米,甲板面積1200平方米,可變載荷1600噸(提升過程),整個平臺總重7800噸,主船體和生活區重量為5200噸,樁腿和樁靴為2600噸,配備4個圓柱形樁腿齒輪齒條提升系統和矩形樁靴,每個樁腿的提升能力為2070噸。平臺具備自航能力,設計航速為6節,並滿足DP-2的要求。平臺生活區能夠滿足250人就餐和住宿。 34 、中集來福士承建國內首個移動式試采平臺“海洋石油162” 2月29日,海油發展採油服務公司與中集來福士在津簽署移動式試采平臺“海洋石油162”建造合同。於3月上旬開工。 該平臺共有四條圓柱形樁腿,適用於渤海灣泥砂質或淤泥質海域,作業水深40m內,按中國船級社(CCS)現行規範和規則進行設計、建造。用於試采、油氣分離、儲存和外輸、井口作業、井口回接、棄井等作業,並具備輔助熱采等功能。 35 、中航威海3+4艘2500標集裝箱船2月,Reederei Nord與中航威海(Avic Weihai)簽下3+4艘2500標箱的集裝箱船,訂單價值超過2億美元。 這批船與Nord之前根據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的設計,在中國訂造的6艘2500標箱船基本類似,只是冷藏品運能提升了40%,且不配備吊機。上述的新訂單包含3+4艘船,首艘船定於2018年1月交付。 來源:國際船舶網
希臘船東Euroseas近日表示,將使用已經支付的2艘散貨船的定金收購大洋造船在建的1艘63500載重噸Ultramax型散貨船“Alexandros P”號(船體編號DY160),以此結束與大洋造船的撤單糾紛。 2014年,Euroseas在大洋造船下單訂造了2艘63500載重噸Ultramax型散貨船,每艘造價約為2770萬美元,2艘散貨船船體編號分別為DY160和DY161。 今年8月,Euroseas以延期交付為由曾先後宣佈撤銷大洋造船Hull DY160和Hull DY161的訂單。這2艘新造船原定於在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度交付。隨後,Euroseas要求船廠返還該船的分期付款款項以及相關費用,雙方就撤單和返還款項方面提交仲裁。 據悉,Euroseas目前與大洋造船達成一致,將使用已支付給Hull DY160和姐妹船Hull DY161的建造存款約1710萬美元定金來收購“Alexandros P”號;在完成收購之前,Euroseas還需要支付約50萬美元的現金。這意味著Euroseas將以相當於原價62%的價格獲得“Alexandros P”號。另外,姐妹船DY161的撤單結果維持不變。在交付後,該船將命名為“Alexandros P”輪。 Eurosea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ristides Pittas表示,該協定最終以最好的方式解決了該公司與船廠之間的糾紛。“Alexandros P”輪是一艘現代化生態新造船,符合最新監管要求,並能夠體現最新技術。包括2016年早些時候接收的卡姆薩爾型散貨船“Xenia”輪在內,這2艘新造船的交付將帶動Euroseas船隊更新,從而在散貨船市場速度後更具競爭力。該協議也為該公司提供了穩定資產負債表,從而使公司能夠把握市場有利時機。 Euroseas將在2017年1月接收“Alexandros P”號。在接收新船之前,Euroseas將在12月27日對該船進行初步檢查,“Alexandros P”號能否成功交付取決於此次檢查結果。 此前,Euroseas還宣佈收購了另2艘散貨船“RT Dagr”輪和“Capetan Tassos”輪,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交付。在“Alexandros P”輪及這2艘新船交付後,該公司散貨船隊規模將達到15艘船舶,包括1艘卡姆薩爾型散貨船,4艘巴拿馬型散貨船,1艘超大靈便型散貨船和1艘大靈便型散貨船。此外該公司還擁有8艘支線集裝箱船。 來源:國際船舶網
據悉,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CMES)有望從中國進出口銀行獲得10艘Valemax礦砂船的融資協議。 招商局集團在12月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戰略協議。根據協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為招商局集團的能源運輸、海上設備、海外並購和基礎設施等一系列項目提供融資支援。 據招商局集團的一位高層表示,Valemax礦砂船的融資協議仍在商討中。 此前,招商輪船與外高橋造船、北海造船、招商重工國內三家船廠簽署10艘400000載重噸的超大型礦砂船建造合同。該系列船總價值約8.5億美元,將於2018上半年和2019年底期間交付。 做為船隊更新的一部分,希臘船東Euroseas同意賣拆一艘1997年的Panamax散貨船。據該公司表示,船隊中最老的Eleni P (72,119dwt)將於一月初交給拆船商,這間那斯達克上市的船公司沒再透露更多細節,不過據VesselsValue報導,該船以每輕噸(LDT)300美金賣給了孟加拉的拆船商。Euroseas才在11月時,以440萬美金買進了2000年造的Panamax--Capetan Tassos (75,100dwt),該公司董事長表示這個買賣Euroseas是個正向的發展,也展現了公司有能力把握市場機會更新船隊,他並表示公司會妥善配置船隊迎接可能的市場復甦,同時善用現在的市場環境積極投資。此Panamax賣拆後,Euroseas擁有船隊為16艘船,包括6艘散貨船及8艘支線型貨櫃船(feeder)。(來源:Lloyd's List)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儘管代表中國鋼企利益的中鋼協對此次力拓單方面溢價表達了不滿。但在多位受訪的鋼鐵行業人士看來,在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的市場環境中,中國單家鋼企對大型礦企展開博弈的籌碼並不多。 12月13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珀斯的力拓遠端運營中心,與正在新加坡開會的力拓CEO夏傑思進行了視頻連線方式的採訪對話。 在採訪中,夏傑思強調,中國是力拓最大的鐵礦石市場,也是力拓鋁、鑽石、銅、工業鹽等主要產品的重要市場。中國對力拓,乃至對全球礦業市場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大多數大型鋼企都是力拓的鐵礦石消費客戶。此前力拓前任CEO山姆·威爾士也曾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力拓每年大約有40%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鋼材消費大國。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高達8.03億噸,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1月全國粗鋼產量73894萬噸,同比增長1.1%。全年8億噸的粗鋼產量,對鐵礦石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海關資料顯示,今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93524萬噸,同比增長9.2%。從這一資料預測,全年進口鐵礦石的量超過10億噸應無懸念。 以最優成本應對市場波動 今年9月以來鐵礦石到岸價格持續上漲。12月8日,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價格一度站上80美元高點,刷新了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 對於2017年礦業行情,夏傑思表示,從多方面因素考慮,其對明年乃至更長時間內的礦業市場保持謹慎樂觀。“隨著礦價上漲,那些原本停產的礦商可能會重新複產。供需關係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礦價出現波動在所難免。”夏傑思強調,力拓作為生產商無法控制礦價走勢,公司將致力於持續提升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優勢贏得市場競爭。 此前,巴西淡水河谷剛剛宣佈,產能9000萬噸的大型擴產專案S11D已經正式獲得批准將投入商業運營。澳大利亞第三大礦商FMG也於11月宣佈融資4.73億美元建造8艘超大型礦船以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效率。其噸礦現金成本也從2012財年的48美元降低至2017財年一季度(2016年7-9月)的13.55美元。也就是說,FMG僅用了4年時間,就將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了75%。 今年上半年,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FMG國際四大礦山巨頭的指數加價現金成本均已降到15美元/噸以下。目前在全球礦山成本曲線上,FMG已反超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成為全球成本第二低的鐵礦商(僅高於力拓)。 在上一輪低價市場份額戰中,四大礦商受礦價暴跌影響,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淡水河谷2015財報巨虧121億美元;必和必拓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2015財年中,營收同比大降28.6%至105.38億美元,淨利潤更是同比驟降81.1%至12.15億美元;力拓2015年財報中,歸屬股東的淨利潤由2014年的盈利65.27億美元轉為虧損8.66美元。 顯然,大型礦商都難以承受新一輪低價市場份額爭奪戰。在11月底舉行的投資者分析研討會上,夏傑思對投資者公開表示,為了追求更為強勁的現金流,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力拓可能會對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進行減產。 新一輪鐵礦購銷長協價格博弈 12月13日視頻連線採訪中,夏傑思再次強調,相比規模和市場份額,力拓更加注重的是資產效率和收益。 力拓集團2年來削減資本開支的速度十分令人驚歎。夏傑思24日在投資者會上宣佈,力拓今年資本開支預算將低於35億美元,較此前預期再砍掉至少13%。此前在2012年,力拓年度資本開支曾高達170億美元。 儘管國際礦業巨頭表態有減產意願,並不意味著明年全球礦業市場的競爭壓力會減小,尤其對於國內高成本的礦商而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乃是擺在國內礦山企業面前的當務之急。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副會長雷平喜11月初在中國鋼鐵原燃料市場高峰論壇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礦山企業中,關閉退出的共計780家,占到全行業總數的1/3。今年上半年,國內礦山的平均生產成本在46美元/噸,高於四大礦山平均成本的3倍還多。 11月底以來,關於新一輪鐵礦購銷長協要漲價的消息在國內鋼鐵行業引發熱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鋼企方面獲悉,力拓和中國鋼廠的長協合同,從今年12月31日起,到明年3月底、下半年和年底前陸續到期。到期後,雙方需要續簽長協。 但中國鋼廠發現,在收到的新版協定文本中,基礎條款和補充條款都發生了變化。基礎條款中的定價在普氏價格基礎上,每噸鐵礦石產品增加了幾十美分到1美元不等的溢價。 儘管代表中國鋼企利益的中鋼協對此次力拓單方面溢價表達了不滿。但在多位受訪的鋼鐵行業人士看來,在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的市場環境中,中國單家鋼企對大型礦企展開博弈的籌碼並不多。 在回應此次長協溢價原因時,夏傑思在視頻對話中回應稱,“我們關注到,今年以來,焦煤、焦炭的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焦煤價格上漲了3倍之多。鋼企出於減負的考慮,對高品位鐵礦石產品的需求增大。在這樣情況下,優質鐵礦石的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我們考慮到供需環境有所改善,所以這時我們考慮我們的優質產品是否有加價的可能性。這就是目前正在討論的問題。”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目前,力拓與其下游客戶的價格談判還在進行當中。截至發稿,鞍鋼、武鋼、沙鋼、河鋼、首鋼、中信泰富特鋼等中國主流鋼廠,還尚未與力拓就長協續約。 中鋼協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12月初的某行業論壇上感慨:“為什麼礦價從年初的40美金一路漲到80美金,因為我們沒有掌握著話語權啊!” 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將購買韓進海運(韓進海運)在美國加州長灘碼頭的股份。 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韓聯社)指出,週二,首爾破產法院批准出售韓進在美國西海岸碼頭54%的股權。 法院官員說:“預計在所有條件滿足並且(合同)生效後公佈。” 據韓聯社報導,然而,這項協議尚待美國聯邦法院的批准。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將會100%擁有長灘碼頭運營商:總碼頭國際公司。 韓進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海運公司之一,8月下旬,韓進申請法庭接管,公司背負數十億美元的債務。(來源:TradeWinds)
|
Archives
十一月 2019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