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低迷,中國正大量採購原油。受港口庫存接近限制影響,向中國運油的超大型油輪正停在中國港口,排隊卸貨。 彭博的資料顯示,10月9日,至少有19艘二百萬桶容量的巨型油輪(VLCC)已經在中國海岸駐紮兩周以上。船經紀公司Charles R. Weber的分析師George Los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油輪會在到達港口的一天內離開。隨著延遲時間不短增加,基準的油輪單日價格跳升至10萬美元上方,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 這油輪的擁堵顯示了中國買入了多少原油。同時,中國經濟的增速正創下25年來最低。今年,中國購買的原油量同比增長了近10%。這有助於防止油價的崩潰。高盛集團等銀行此前表示,20美元一桶油是可能的。 Galbraith’s Ltd船舶經紀人Halvor Ellefsen向彭博表示:“這就好像你已經有了一衣櫥的衣服,但是你看到便宜貨還是會繼續買。石油價格很低,且我們將很快進入冬季。冬季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石油。”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資料,中國目前已經積累了2億桶原油儲備,並計畫在2020年達到5億桶。油輪的延遲情況可能變得更加糟糕。上個月原油訂單激增,這將導致更多的船隻在今年晚些時候到達。 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的資料顯示,10月5日,交付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到日本(基準路線)的船舶單日費率達到了106381美元,創下2008年7月以來新高。航運業分析師Moore Stephens預計。這大約是運輸商日常運營成本的10倍。日常運營成本包括:人員、維修和保險。2012年由於船隻供大於求,同一路線的單日費率跌至7850美元。 Arctic Securities分析師Erik Nikolai Stavseth表示,運費的上漲提振了油輪公司的股價。歐洲最大的油輪公司Euronav NV今年累計上漲35%。去年,該公司股價上漲了20%。Frontline Ltd股價今年上漲了40%。 Stavseth向彭博表示:“延遲將鎖定部分船隻。這些船隻本可以遠航進行運輸。所以這相當於減少了可用船隻的數量。考慮到冬季是運輸的旺季,運費可能比人們預計的更高。” VLCC的單日費率可以在一周內漲跌上萬美元。其價格對供需關係十分敏感。彭博調查的9位分析師平均預計,今年四季度,船隻的平均全球費率將為每日55000美元,同比上漲17%。 截至10月2日當周,中國貿易商在即期市場預定了創紀錄數量的船隻。Charles R. Weber的George Los預計,當這些船隻交貨時,船隻卸貨的等待時間可能變得更長。大量原油的湧入已經造成了“Ullage”問題。所謂“Ullage”問題,是指岸邊的儲油罐已經太滿,在騰出空間前,船隻將無法卸貨。 Los說:“目前Ullage導致的延遲依然處於高位,更多油輪的大大很可能造成延遲進一步的擴大。”
|
Archives
February 2019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