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地海指數崩盤,低硫油政策為幕後主因? – Jan 15, 2020

BDI指數從2020年開始狂跌不止,許多人指出這是季節性的因素,由於中國農曆年在即,很多貨主在2019年底提前拉貨,也有許多船東排在2020年初接新船來載這批貨,造成運能大幅提升。事實上,更重要的一大主因是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ne Organization)於2020年開始實施的低硫油規定。

根據此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船舶必須燃燒含硫量低於0.5%的低硫油,或者安裝脫硫塔(Scrubber)即可繼續燃燒高硫油,低硫油及高硫油每噸的價差現在平均已超過美金300元(全球僅約10%的船舶能燒便宜的高硫油),以此差距為基準,Capesize一趟航程每噸鐵礦砂或煤炭的成本要高出美金4.5元。鐵礦砂與煤炭佔了全世界29%的散貨量,對於這些貨主來說,一夕之間運費成長了約40%。

STIFEL的分析師Benjamin Nolan指出,有些貨主因此什麼都不做,如果貨主們開始減少出貨量,很快散貨船的運能供需就會轉成供給過剩,另一方面,存貨量下降也有助於貨物價錢上漲,今年初起,每噸鐵礦砂價錢已上漲美金2.5元,運價也大幅下滑,在現貨市場,Capesize在許多航線的運費已經低至每日美金4000元,連每天營運成本都不夠抵銷。

Nolan最後補充,貨櫃船跟油輪沒受到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貨物的價值,舉例來說,一趟航程所載的的原油可能價值有1.3億美金,反之散貨可能只有1500萬美金,燃油成本佔貨物價值的比例,相差甚大。 (來源:Lloyd’s List)